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30529/c29inequality/dual/

第三段

In the quarter-century after World War II/ 「二戰」結束後的20年(不夠精確)

第六段

a process of expansion and commodification/這是一個擴張與修正的過程 (應該是「商品化」)

littlebinr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學者檢視資本主義 2013/05/23
History Scholars Scrutinize Capitalism
【By JENNIFER SCHUESSLER/任中原譯】
(前略)
In 1996, when the Harvard University historian Sven Beckert proposed an undergraduate seminar called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Capitalism , colleagues were skeptical. “They thought no one would be interested,” he said.

littlebinr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一月的黃昏比夏天的來得早,約莫五點夕陽就在遠遠的海平面上盤桓,陽光灑落海面,映出一道長長的、亮晃晃、搖動的光,像一條路,從海的那頭延伸到海的這一側,印象派風格。陽光穿透山路旁的樹叢,把樹影和過往人車的影子都投在山壁上,上演一齣沒有腳本的皮影戲。我喜歡這時的陽光,柔和、令人放鬆,加上微涼的風,空氣中滿是海的味道、樹的味道。掀開安全帽的遮罩,大口吸入南台灣想望寒冷的氣息。控制滑行的速度,想像自己伸開雙翼離地滑翔,乘風上升、下降、轉身,這片海灣、這座山是我的棲地。步行上文學院,飄落幾片欖仁小葉,是秋嗎?一葉知秋,但秋老虎不捨離去,咬著夏天尾巴不放。時序已近小雪,滿地黃色、綠色的雪浪漫嗎?踩踏其上清脆的聲響似雪嗎?我只能想像。


littlebinr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368986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368987 

宋澤萊/前半悲劇,後半喜劇──讀完《台灣新文學史》的若干感想 (上) 
從博客來網路書店,買來陳芳明親筆簽名的《台灣新文學史》已經有幾個禮拜,不知不覺,我已經看完了所有的章節。每翻閱一次完畢,我就把書放回桌前世界文學史的書堆上。
【文/宋澤萊 】

從博客來網路書店,買來陳芳明親筆簽名的《台灣新文學史》已經有幾個禮拜,不知不覺,我已經看完了所有的章節。每翻閱一次完畢,我就把書放回桌前世界文學史的書堆上。然後,那燈光會照到那黑色的書面以及銀色的字體,發出一種光輝──素樸的、乾淨的卻也是堅實的那種光輝。

littlebinr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97&f_SUB_ID=239&f_ART_ID=365571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97&f_SUB_ID=239&f_ART_ID=365572 
附:袁哲生評蔣勳《島嶼獨白》,文中錯字應為使用文字辨識系統將紙本轉為電子檔案卻未詳加校定之結果(如「艮」、「旬」)。
 
【文/張瑞芬】

不知怎的,早些年蔣勳的散文一直令我想到奚淞。這兩個風神俊逸,年齡相仿的美男子,都曾在年輕時赴法國巴黎學畫,詩心、畫筆、書藝、佛法,把傳統的散文寫出了另一個獨白札記的流派來。不僅如此,他們筆下那種不落言詮的,入世的,刻劃眾生相的專注,又和八○年代本土寫實如王灝、吳錦發不甚相同。當時在台北,蔣勳、奚淞、林懷民這三個同齡人,堪稱最能彰顯浪漫前衛風格的狂飆運動三傑。而今看來,三人之中,蔣勳又無疑是在友朋間文學道路走得最長最遠的一個。

littlebinr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