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cinemania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Mar 02 Mon 2009 00:18
  • movies

最近看的片:

《盲流感》/Blindness:不錯看,失去視力的人類為了生存,其動物性格就會特別彰顯。改編自薩拉馬戈的小說《盲目》。

《銘謝吸菸》/Thank You for Smoking:一個擁有三寸不爛之舌、不知羞恥為何物的人最適合做什麼行業呢?答案是:做啥都可。反正死人都被說成活的、黑的說成白的,還有什麼做不成嗎?還滿幽默的一部片。

littlebinr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預定在西洋情人節前夕上檔的《班傑明的奇幻旅程》是改編自美國作家費茲傑羅的同名短篇故事。導演是大衛.芬奇。男主角是依然很帥的布萊德.彼特,女主角則是凱特.布蘭琪。大衛.芬奇和小布前兩次合作分別是一九九五年的《火線追緝令》和一九九九年的《鬥陣俱樂部》,這兩部電影都是我很喜歡的電影,我甚至還買了《鬥》的DVD。在這之後大衛.芬奇拍了《顫慄空間》和《索命黃道帶》;我不是很喜歡前者,後者風格和《火線追緝令》相似,比較沒新鮮感,而且片長162分鐘,步調實在太過緩慢。

這次的《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片長依舊驚人,長達159分鐘。在觀看的過程中我也幾次感到不耐煩,不過看完之後想想,還是覺得值得一看。要在短短的兩個多小時內講完一個人的一生,畢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片主角班傑明出生在一次大戰結束時,一出生就是個老頭樣,他老媽生下他就過世了,他老爸看到他的模樣,抱著他就在街道上漫無目的的奔跑著,最後把他丟在一家老人安養院的階梯上,塞了點錢就落跑了。小老頭班傑明被安養院的女主人收養,然後就漸漸「長大」,以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他成長、離家、戀愛、跑船,經歷過戰爭也目睹死亡。真要說的話,這部電影的故事真是平凡。

班傑明自小在養老院長大,看著身邊熟悉的(老)人一個又一個離開人世是常態;當他逐日變得年輕,他所愛的人卻是一天天地衰老。教他彈鋼琴的太太幫他理髮時聽班傑明說他不是變老而是變年輕時,並不感到驚訝。她反而替班傑明難過,因為他必須看著自己摯愛的人先死去,而這是一種很重大的責任。這番話讓班傑明啞口無言。不過她接著安慰他說,我們都必然失去所愛的人,不然怎麼會知道他們對我們有多麼重要?班傑明特殊的成長環境和經歷讓他很早就了解生命是有限的,每一個人終究會走道生命盡頭,他也不例外,差別只是在於形式的不同。

littlebinr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想看昨天上檔的這部片。當然啦,導演和演員都是吸引我的因素。沒想到電影還沒看,在《衛報》上卻看到已經有人為這部電影打起筆仗來了。發難者是本身爭議也不少的 Germaine Greer,澳洲出生、現居英國的知名女性主義(學)者(最有名的一本書是《女太監》),回應的是被 Greer 扯進去跟導演一起罵、任教墨爾本大學、具有澳洲原住民身分的教授 Marcia Langton。

爭論點在於 Greer 認為巴茲.魯曼明明拍出一部爛戲,扭曲歷史、剝削原住民,堂堂墨爾本大學教授又是澳洲原住民運動/研究菁英的 Langton 怎麼可以為它護航呢(Greer 用 "froth" 和 "foam" 這兩個字,真是傳神,讓人想到台語的「嘴角全沫」)?Langton 反擊說,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部撈錢的浪漫愛情片,幹嘛把它當成國家地理頻道來看呢?再者,長久以來原住民都被貼上「受害者」標籤,但是這樣的形象真的對原住民有幫助嗎?

很好奇搬到澳洲去的柯慈如果也參一腳的話會怎麼說?總之,這些火花讓我更想看這部片了。嘿嘿。(心態可議)

littlebinr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蝙蝠俠之開戰時刻》:為何這標題老讓我想到開飯時刻,而且開頭又是忍者又是大師,真想喊一聲いただきます!打鬥場面視覺效果配樂等等都沒話說,很棒。幾乎沒有冷場。那一臉衰相的警察一看就很眼熟,果然,片尾名單就跑出 Gary Oldman,他演反派才是真正讚啊。

《羊男的迷宮》:整個好看到不行!超超超超超超超好看的!值得買DVD收藏!令人感動又心碎的美麗作品。

《蝙蝠俠之黑暗騎士》:還有一半未完成已完成,畫質不是很好,又只有英文字幕,看起來小累。不過感覺視覺上的營造沒有前一集來得精采耶。以為那位少了半邊臉的檢察官會變成壞人然後當下一集的反派主角,呃,結果是我想太多了。用膝蓋想也知道小丑會故意告訴蝙蝠俠相反的資訊嘛,真是老梗。渡輪上上演人性光輝,也是老梗,不過是有創意的梗。女主角換人是因為凱蒂當湯姆克魯斯的老婆嗎?

littlebinr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片長兩小時三十八分鐘,還好不會太沈悶。看大牌導演和大牌明星合作的電影是一種享受,而雷利‧史考特、丹佐‧華盛頓和羅素‧克洛的確是這樣的一個組合。(前陣子看了改編《無間道》的《神鬼無間》,也是很過癮,不過我還是愛《無間道》多些。)

劇情簡介@開眼電影網

這部片的鋪陳比較仔細,故事從 Frank的崛起開始說起,所以不免給人節奏較慢的感覺,不過耐心看下去還是會覺得漸入佳境。我喜歡丹佐‧華盛頓,看他演反派真是一種享受,雖然電影沒有將他刻劃成一個十惡不赦的大壞蛋。相較之下,羅素‧克洛演的警察 Richie就沒那麼搶眼,不過也很寫實地呈現出一個有道德潔癖和工作狂的警探。

littlebinr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了 Juno《鴻孕當頭》,電影後段的某一首配樂一出現就有一股熟悉感。是遙遠的聲音記憶。查了Amazon,原來是 Belle & Sebastian 的"Expectations"。翻出《老虎奶》這張 CD,相對於專輯封面的圖片, CD上只印了六個名字,非常的「樸素」,後來團員變成了七個人。

Juno在台灣風評不錯,我想是影片劇情平易近人吧。內心小小的不滿是電影當中的人事物似乎都比真實美好而顯得不真實。例如父母知道 Juno懷孕時的反應、學校裡的老師同學對懷孕少女的反應。雖說 Juno的角色設定就是「異常」,且高中生懷孕在美國似乎也是尋常,總覺得有那麼一點點不對勁。

噢,不過,片尾兩人合唱的 Anyone Else But You很好聽。

littlebinr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第一個感受是「好看」。

電影一開始就以鏡頭畫面告訴觀眾男主角安端和他父親的關係有多不好-即使父親病倒住院,到了醫院的他仍不願進入病房探視。當安端帶母親回到他租的房間,她母親一句:「你剛搬進來嗎?」真是經典。凌亂不堪、衣物隨處亂放的場景讓我聯想到本地某支洗衣精廣告(加X潔)。

littlebinr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調性比較低沉的一部電影。Tom Wilkinson (Arthur)的表現非常好,我覺得比男 主角喬治克隆尼更搶眼。覺得片尾收得太草,有點後繼無力。Michael的車被炸後 到上了Tim 的車還可以理解。但是職業殺手對於車內並無屍體這一點難道不能/ 不會追查嗎?簡單用一個打斷開會的場景就交代過去,對我而言太沒有說服力了。 角色的塑造還算成功,而 Tilda Swinton 這個角色的內心戲就讓人敬佩。利用她 為了幾次公開場合的表演/談話而不斷地練習和挑選衣物,與她會出殺人滅口如此 下策的連結相當合理。Michael的背景和性格都雕琢得很細膩,也很寫實。題材雖然 是 class action 這種易於搬演法庭辯論的劇碼,全片卻捨此而採取人物的際遇當賣點。 習慣聲光效果的觀眾可能會在演出過程中漸漸沉睡,畢竟配樂也是低調得可以。

推薦指數 ★★★★☆

該片官網引用每日郵報說 這部片是「喬治克隆尼從影以來最棒演出」,讓人不禁解讀成「他以前演的實在都 不怎麼樣」。XD

littlebinr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之子》這部片在HBO大打廣告,還有人寄信推薦我看,不過看了 後令我失望。雖然導演 Alfonso Cuaron 曾拍出《烈愛風雲》(Great Expectation)這樣的好片,也拍過《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這種商業 片,《人類之子》的故事實在太老套。

最令我不能忍受的還是故事背後散發出來那股濃濃的恐懼(You stink of fear)。 人類恐懼滅絕(extinction),害怕「人類」這一種物種將來會自地球上消失, 如同人類出現前死亡殆盡以及毀於人類手中那千千萬萬種生物——死亡,消失, 不存在。如果將來不存在,存在過的存在還有意義嗎?所有人類所引以自豪的 文明創造都成為廢墟,如馬雅/埃及金字塔、復活島、馬丘比丘、巨石像,只 是更徹底。我們現在還可以研究這些歷史遺跡,從中挖掘出可能的意義、賦予 /復原其樣貌。人類滅絕之後,誰來研究關心我們所留下的文明呢?猴子會在 意嗎?鱷魚會在意嗎?松樹會在意嗎?海豚會在意嗎?

如果我們像山一樣思考(Aldo Leopold語),把地球出現生命以來的幾億年畫成 圓餅圖,人類大概只能分到用放大鏡都看不清楚的一小塊吧。恐懼何用? 倒不如看開一點。

littlebinr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月的高雄影圖很熱鬧喔

高雄市電影圖書館 95年11月電影節目場次表
11/3~11/12
2006 第六屆南方影展

littlebinr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劇個人認為最好笑的對話︰

Jack: Did you drink and dial?
Miles:...

littlebinr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這個物價高漲的年代,看兩部電影只要60元實在是一種享受。

聽說期待很久的《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在高雄上映了,就 打定主意要去看。
根據消息人士指出,本來以為是在十 全戲院上映,沒想到最後花落和春。
說到和春,我還真 的沒啥印象。記得大學四年沒去過幾次,或許只去過一次? 唯一有印象的是在那邊看過基努李維演的《連鎖反應》,不過 對那部片子是一點印象也沒有。

littlebinr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雞大力推薦的侯導早期作品,找了很久結果發現學姊有,邊吃晚飯邊看完它。

三個高中沒畢業、未當兵的年輕人過膩了島上的荒唐生活,結伴到高雄闖蕩,卻依舊渾渾噩噩。阿清、阿榮、郭仔三人靠著阿榮的姊姊的幫忙,在她朋友黃錦和(亦是澎湖人)工作的加工廠工作,也同住在黃錦和和他女友小杏隔壁。阿清漸漸對小杏產生好感,卻常常只能在一旁看著她。錦和為了攢錢偷賣公司器材被發現而失去工作,決定出海跑船。小杏的寂寞無奈和失望都看在阿清眼裡。某日阿清接到家中來信,得知父親過世的消息,因此回家參加葬禮,而小杏也一道回澎湖,去拜訪黃錦和的家。阿清的姊夫說她工作的罐頭工廠需要人手,希望阿清留下來工作不要回高雄,阿清依然離開了。電影結局是郭仔接到兵單,阿清賣力促銷著阿榮和郭仔販售的錄音帶。

littlebinr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掙扎著要不要去看電影還是乖乖待在家看書,後來還是選擇了電影。沿著中山路騎,一路顛簸,過了高架橋,有點回去看老朋友的感覺。畢業後沒再去過十全路了吧,抑或是當兵時去坎城看過電影,記憶卻淡到不見了。記憶這東西真是不可靠。

到吉林街吃了水餃,入口時驚覺味道完全不對,像是打開門發現自己走錯教室一樣。把車停在國小前,走進高醫,費了一番功夫問路,找到放映的場地。

The fog of war。

littlebinr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百事達租片,結帳時店員問我是否太久沒去,因為超過6個月沒去資料就不見了。當然是啊,之前都待在桃園工作。覺得百事達也真是的,幹嘛不把會員資料庫建成全省連線的(或者其實有,因為我看到表格有「連線會員」這一項),這樣子就算搬家也不用再更新或重填會員資料。
借了三部片,都是舊片,為了省錢沒辦法。但是說真的,三片140還是很貴。而且還片時間又趕,真討厭。我只是喜歡百事達的裝潢嗎?-__-#

今天看了《Frida》,中文片名叫《揮灑烈愛》。真是讚。棒到不行。

littlebinr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晚看了《蘭花賊》。
說真的,不是很懂。不過查了英文片名之後,豁‧然‧開‧朗。
明顯地,該片的編劇意圖說一個故事裡的故事,把敘事者(narrator)的角色從故事中拉出來,並且巧妙地將Susan Orlean的小說/身分改動,間接地把The Orchid Thief裡的narrator等同於電影裡的Susan Orlean,恰如片名《Adaptation》。
我很喜歡Chris Cooper,印象中他演過《Great Expectation》裡男主角的舅舅。當然,某個層面上來說《Great Expectation》 這部片也是一個 “Adaptation”,把英國的故事搬到佛羅里達和紐約。嗯,離題了。

littlebinr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